2017年8月2日 星期三

心室中膈缺損

(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) 






      心室中膈缺損即左右心室間的牆壁中膈有破洞,這是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。
      由於左心室的壓力較右心室為大,部分左心室的血液會經由此破洞流向右心室。而這些多餘的血進入右心室後,流至肺部又迅速回至左心房、左心室。 如此,會導致左心的工作量增加,進而使得左心室擴大;同時流到肺部的血液增加,時間一久造成肺部充血,進而肺高壓。

病理及生理學 
類型 
  依破洞的的位置一般分成四型,分別為: 
  (1)第一型-肺動脈瓣下型缺損(subpulmonary type
  (2)第二型-膜緣型缺損(perimembranous type)是最常見的類型
  (3)第三型-心內膜墊型缺損(endocardial cush defect
  (4)第四型-肌肉型缺損(muscular type 
      部分型式的缺損(例如第二型與第四型缺損)可能會自動癒合或變小,但第一型及第三型心室中膈缺損不會自行癒合,甚至會造成主動脈瓣脫垂或早期心臟衰竭等併發症。

照護守則 
      小型的心室中膈缺損一般不會有明顯症狀,對病童通常沒有什麼影響,大多只會聽到心雜音。
      大型心室中膈缺損則因為大量左心室至右心室血液分流,臨床上會造成生長遲緩、運動耐力差、容易疲倦、呼吸困難、呼吸急促、心跳過速等心臟衰竭現象,心雜音通常較大聲。
      新生兒期,由於右心室與肺動脈的壓力仍高,所以左心室至右心室血液分流量不多,通常心臟衰竭現象及心雜音並不明顯。隨著年紀增長,右心室與肺動脈的壓力逐漸下降,血液分流量會越來越多,心雜音也會更明顯,心臟衰竭現象可能會逐漸出現。 

      依據心室中膈缺損大小及左心室至右心室血液分流量的多寡,常見檢查項目有:
胸部X光檢查:可能是正常或發現心臟擴大,肺血管紋路可能會增加 
心電圖:可能正常或有左心室肥大現象。
心臟超音波:可精確診斷缺損的位置及大小。 
心導管術:可確定缺損的位置及大小,計算左心室至右心室血液分流量並量測心臟及肺動脈壓力。

      兒童心臟專科醫師會根據心室中缺損大小、位置、臨床狀況及病童年紀來決定治療方針:繼續觀察即可、是否需藥物治療、心導管手術或外科手術修補。在心室中缺損自動癒合或開刀修補前,在治療牙齒、拔牙、切除扁桃腺、咽喉手術、胃腸道檢查時,都要事先告知醫師,因為心室中膈缺損病患是細菌性心內膜炎的高危險群,大型缺損的病童在治療前需投與預防性抗生素,而小型缺損的病患,美國心臟學會( 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, AHA)最新臨床指引認為可以不需使用預防性抗生素,但因台灣國人口腔衛生狀況不同,建議仍需要與兒童心臟科醫師討論
撰文:林宜君醫師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